TOPSHOT-UKRAINE-RUSSIA-CONFLICT-ANNIVERSARY

(SeaPRwire) –   自從俄羅斯於2022年2月24日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歐洲和美國對基輔的支持一直保持 。但隨著全面戰爭進入第三年——以及對美國支持可能下降和特朗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對烏克蘭戰爭努力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的擔憂——烏克蘭成功擊退俄羅斯侵略的機會越來越渺茫。

即使在支持烏克蘭被視為不如大西洋另一側那樣具有分裂性的歐洲,根據歐洲理事會外交關係研究所的調查,平均只有10%的歐洲人認為烏克蘭將獲勝,而兩倍多的人預期俄羅斯將獲勝。主流觀點(歐洲平均37%)預計戰爭最有可能以某種和解結束。

「在預期結果這個問題上,歐洲各國之間存在很大的一致性,」歐洲理事會外交關係研究所巴黎高級政策研究員帕維爾·澤爾卡表示,即使在被視為基輔最堅定支持者的波蘭和瑞典,也只有17%的人認為烏克蘭獲勝是可能的。只有當研究——根據12個歐盟國家17,023人的調查——問到偏好時,你才開始看到分歧。

事實上,調查顯示近三分之一的所有受訪者表示,歐洲應支持烏克蘭直到它收復所有領土(這一立場在瑞典、葡萄牙和波蘭受訪者中支持度最高)。更多人(41%)認為歐洲應該推動基輔與莫斯科進行和平談判(這一立場在匈牙利、希臘和義大利受訪者中支持度最高)。

隨著對美國可靠性的日益懷疑,歐洲對烏克蘭勝利的樂觀情緒正不斷下降。在國會,共和黨人繼續阻止為烏克蘭提供重要軍事援助的數十億美元資金。而美國公眾對烏克蘭支持的看法也在轉變,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現在約三分之一的美國人認為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持太多,一年前為26%。與此同時,只有三分之一的美國人認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對美國利益構成重大威脅,而去年為一半。

TOPSHOT-GERMANY-DIPLOMACY-POLITICS-SECURITY-MSC

美國和歐洲領導人繼續強調支持烏克蘭的重要性,將這場戰爭——就如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所做的——定義為不僅為烏克蘭主權,也為更廣泛西方安全的鬥爭。但即使他們的樂觀情緒也似乎受到了影響。這在今年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表現得最為明顯,在支持烏克蘭的努力中被俄羅斯佔領的報導和俄羅斯反對派領導人的驚人死訊掩蓋。

隨著歐洲和美國今年舉行重要選舉,公眾對烏克蘭的看法可能對結果產生決定性影響。在美國,恢復美國孤立主義已成為前總統兼現任共和黨領先候選人唐納·川普競選活動的一大亮點——如果他成功的話,美國幾乎肯定會轉身不顧烏克蘭(他曾多次批評美國參與這場戰爭,說他可以解決它),以及更廣泛的北約同盟(他最近邀請莫斯科與未能將GDP的2%用於國防開支的北約盟國「合作」)。

儘管預期和偏好之間存在分歧,歐洲理事會外交關係研究所的研究發現,即使川普在11月再次當選美國總統,歐洲人也不一定願意向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讓步。如果美國撤回對烏克蘭的支持,41%的受訪者表示歐洲應該維持或增加對基輔的支持(分別為21%和20%),而三分之一的人認為歐洲應該跟隨華盛頓撤回支持。

澤爾卡表示,即使在歐洲選舉中反對支持烏克蘭的政黨取得進步,「我不認為他們能在歐洲議會獲得足夠強大的成績,以致於質疑歐洲在烏克蘭戰爭中的立場。」不過,他補充說,如果這些對烏克蘭持敵對態度的政黨表現出色,歐洲領導人「可能會感到在繼續支持方面更加謹慎」,特別是如果這些政黨試圖以「和平政黨」的姿態自居。

如果西方領導人希望鞏固公眾支持烏克蘭和對基輔成功的樂觀情緒,根據倫敦查塔姆學會俄羅斯和歐亞研究計劃主任兼烏克蘭論壇負責人奧麗西婭·盧特塞維奇的看法,將需要「思路的轉變」,即支持烏克蘭相當於保護自己。

「我們處於這場戰爭的困難時期,面臨抉擇,」她說。「或者現有的只是阻止普京在烏克蘭獲勝的策略繼續實施,實際上我們將有一些不明朗的結果——可能是停火,然後戰爭再次爆發。或者另一條路,就是動員更多資源,為2025年更加激烈的戰役做準備,在烏克蘭領土上擊敗俄羅斯軍隊。」

盧特塞維奇認為,推動烏克蘭與莫斯科談判的支持呈現出和平的假象。除了普京不太可能在美國大選前希望與基輔談判(預期在川普政府下將獲得更好的條件外),她表示,這也誤讀了普京本人的紀錄。

「普京已經入侵過阿布哈茲、奧塞提亞、喬治亞、克里米亞和烏克蘭——這是一個持續的模式,」她說。「如果他在烏克蘭未被擊敗,如果有一些停火或停戰協議,那意味著他的烏克蘭擴張領土和吞併更多土地的行動在一定程度上成功了,他造成了烏克蘭巨大破壞,並被允許鞏固這一成果。」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