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ident Kennedy Introducing Konrad Adenauer

(SeaPRwire) –   紀念美國前總統約翰·F·甘迺迪遇刺60週年,再次引發人們對他的遺產和執政成效的長期爭論。理解他持久影響的關鍵,在於他積極利用文化議程,為自己的政府理念奠定意識形態基礎,實現他希望推行的改革。

歷任總統都明白,文化是實現政策的有力武器。在共和國早期,喬治·華盛頓總統實施行政禮儀,旨在從選民和外國勢力兩方面獲得對總統職位機構的尊重。他為訪客設立特定的接見規範,既給予訪客拜見總統的機會,同時也維護華盛頓認為新生國家政府必需的尊嚴和莊重。

1961年就職時,甘迺迪採取了這種方法。當時的開國元老利用行政規範、古典象徵、建築和畫作來闡述美國初期的政治價值觀,而甘迺迪則倡導美國創新和科技進步,展示美國藝術、詩歌、戲劇、音樂、美食(受法國傳統影響)和家具的精華,證明國家已準備好作為全球領導者承擔責任。在就職演說中,甘迺迪聲稱,美國人對人權的「革命信念」正遭到全球質疑。他承諾「確保自由的生存和成功。」

然而,當他發表演說時,美國公民正面臨歧視的現實。即使1954年《布朗訴教育委員會案》裁決譴責公立學校的種族隔離,非裔美國人仍在爭取平等使用公共設施、投票站、教育機構、就業機會和可靠住房的權利。

雖然甘迺迪在就職時沒有明確談及這一問題,但他似乎通過文化策略暗示自己對此問題的個人觀點。就職當天,甘迺迪邀請兩位代表美國文化的代表人物出席,即非裔美國女高音馬里昂·安德森獻唱國歌,以及四次普立茲獎得主羅伯特·弗羅斯特為政府寫一首原創詩歌,稱政府為「詩歌與權力的黃金時代」,然後朗誦《The Gift Outright》一詩,談及美國的延續與進步。

第二年2月,甘迺迪再次採取同樣策略,邀請非裔美國歌劇歌手葛蕾絲·邦布里在白宮為副總統、眾議院議長和首席大法官舉辦的晚宴表演。同年5月,他主持非洲象牙海岸總統和夫人的國宴。

The Kennedys Host A Dinner For President Of The Ivory Coast

1961年9月,甘迺迪總統終於在民權問題上採取更果斷行動,派遣聯邦軍隊制止騷亂,讓非裔美國空軍退伍軍人詹姆斯·梅里迪思入學密西西比大學。1963年,他聯邦調動阿拉巴馬州國民警衛隊,應對阿拉巴馬州長喬治·華萊士拒絕實施大學種族融合的行為。甘迺迪也派兵前往伯明罕,應對市長尤金·「牛」·康諾使用警犬和高壓水槍鎮壓抗議者。

不過,直到1963年6月,甘迺迪才公開倡導民權法案。雖然國會兩黨都支持該法案,但1964年民權法案和1965年投票權法案是在他遇刺身亡後,由繼任者林登·詹森簽署通過的。甘迺迪推遲倡導民權法案和未能在任期內通過,被視為其總統任期的主要短板之一,但他開創的文化道路和準備工作,對通過這項法案至關重要。

甘迺迪還利用文化重塑外交政策,克服早期在豬灣事件中的挫折。1961年4月,美國企圖利用流亡古巴人推翻菲德爾·卡斯楚並清除古巴共產主義的行動失敗。由於卡斯楚與蘇聯領導人尼基塔·赫魯雪夫有聯繫,甘迺迪認為干預古巴將有利於美國在冷戰中的優勢。但提供武器、培訓和策略支持流亡古巴人推翻卡斯楚政權最終失敗。

六個月後,甘迺迪利用文化再次強調他支持拉美地區實行代表性政府的理念。1961年11月13日,他在白宮宴請波多黎各首位民選總督路易斯·穆尼奧斯·馬林。宴會後,馬林的朋友、著名西班牙小提琴家和作曲家巴勃羅·卡薩爾斯在白宮東廳表演。這是卡薩爾斯1928年後首次訪問美國。當時他因美國過去支持西班牙獨裁者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將軍而實施過抵制美國的行動。能夠在白宮同時接待卡薩爾斯和馬林,對政府具有文化和政治雙重意義。

另一個重要時刻發生在1962年4月11日,甘迺迪夫婦在白宮為西半球各國諾貝爾獎得主舉辦晚宴。此次活動發生在1962年2月20日約翰·格倫成為首位環繞地球的美國太空人兩個月後。格倫的成就和白宮為諾貝爾獎得主舉辦的酒會,體現了總統就職演說中「以科學的奧妙而非恐怖」,以及1961年5月25日向國會要求資金建立美國太空計劃的目標:「在本世紀內安全將人類送上月球並返回地球」。

關於文化在政策制定中的重要性的最清晰表述,發生在1962年春天。當時,甘迺迪總統設立了一個特別顧問職位,負責提供有關聯邦項目與政策和藝術的見解。他還支持一份名為《聯邦建築指導原則》的報告,其中稱新聯邦建築必須「通過視覺證明美國政府的尊嚴、企業精神、活力和穩定性」。

簡而言之,甘迺迪政府利用文化的方式,可能是他總統任期雖短但仍引起廣泛興趣的原因之一。總統曾經解釋道,「公共生活的成就與藝術進步之間存在聯繫」。他有意識地利用文化,將領導呈現為不僅是一個總統政府,也是一個理念領域。

「卡梅洛特」,正如賈桂琳·甘迺迪稱呼丈夫政府時那樣,也代表著滲透全國心靈的可能性和責任概念,讓人民對政治和文化能實現的成就產生集體感覺。

卡蜜兒·戴維斯是達拉斯總統歷史中心H·羅斯·佩羅特資深後博士研究員,曾兩次獲得威爾頓博物館、花園和圖書館獎學金。她的專長是美國知識分子和視覺史。由歷史學家編輯和撰寫的《通過歷史》為讀者提供超越頭條新聞的文章。

本文由第三方內容提供商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領域: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 為全球客戶提供多語種新聞稿發佈服務(Hong Kong: AsiaExcite, TIHongKong; Singapore: SingapuraNow, SinchewBusiness, AsiaEase; Thailand: THNewson, ThaiLandLatest; Indonesia: IndonesiaFolk, IndoNewswire; Philippines: EventPH, PHNewLook, PHNotes; Malaysia: BeritaPagi, SEANewswire; Vietnam: VNWindow, PressVN; Arab: DubaiLite, HunaTimes; Taiwan: TaipeiCool, TWZip; Germany: NachMedia, dePresseNow)